close


日直雜談(一)
  柳承敏奧運第一輪就出局,直拍的式微又開始了。其實直拍蠻迷人的,有時想想,拿橫拍,不如打網球去。
  直拍分日直與中直,中直有馬林與王皓當代表。其中的馬林真的了不起,從2001年開始,馬林就維持在世界前三,對比現在王勵勤已開始走下坡,長達七、 八年的高水平,假如沒有更出類拔萃的原因,很難不倒下去。但是馬林絕對不是凶狠型打法的代表,真正的強項,在於戰術的運用可以說世界第一,簡單說,就是不 斷組織打法。所以,拿直拍,用頭腦打球,是最重要的。用直拍反拍戰力較弱作藉口,而作賤直拍,或以為直拍已窮途末路,是非常可笑的!

日直雜談(二)
  中直與日直最大的差異,應該是在拍柄處。日直高突的拍柄設計,讓使用者的食指依靠住,正手擊球的能量充份發揮出來。假如扣掉中直兩面膠皮使得球拍重量增加,揮拍速度加快,橫拍、中直與日直,最強的正手應該是日直。
  但是問題來了,直拍的製造格式都一樣,手的大小怎麼能全部合適?手的大小必然造成高矮握拍方式不一樣,最後造成打球風格不一樣。高個子可能要將食指回勾較深,以按住拍柄。
  所以如何「增長」拍柄,讓食指較長的人,「輕鬆自然」按住拍柄是重要的。舒服自然的食指,能讓日直的使用者,將正手的威力與變化逼出來。當與中直與橫拍對陣時,能信心的從反手過渡到正手,甚至有壓制橫拍正手的霸氣。

日直雜談(三)
  食指的安定與舒服靠住日直拍柄,是掌控日直最重要的一步。對高個子的人來說,拍柄要往前加到多長,才能讓食指第一、第二指節,服貼住球拍,又不會撞到膠皮;而食指第三指節又要用刀子修到多低,都要用時間慢慢感覺、修正。
  食指的問題解決了,接下來就是第三、第四指的問題。第三、第四指原則上是第一指節要靠住球拍。正手如此,反手基本上也是。反手基本也是,這一句話或許會引起爭議,因為推擋第四指是不靠拍面的,這一派是主流派!
  不管日直與中直,請觀察高級選手對陣時,基本上拍面是朝上,放在腰際預備。拍面朝上,但是重點在拍後,他們的第三、第四指是撐住球拍的。由預備動作開始,其實大部份的反手技巧,也是要第三、第四指控制球拍。
  反手技巧當中,反切、反擺、反挑、反殺、反拉、反釣(放高球)、甚至反發,第四指都要靠住球拍,以方便控制力量與角度,這些佔了70%的技巧。除了推、擋、彈之外。
 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,不管是教學或者教學片(金澤珠與柳承敏),反而是推擋這些單靠第三指撐住拍面的反拍技巧,不太重要的重點被放大了,並且最危險的一點是…大姆指要伸直???

日直雜談(四)
  現今桌球的四大戰型,分別是直拍攻擊、橫拍弧圈、異質(顆粒)及削球。以直拍為主,面對其他戰型時,反手推擋不太適合處理異質及削球二種戰型,因為推擋主要用來應對平飛球或上旋球。
  又直拍反手主要有十大戰技,可分兩大類:即推、擋、彈,以及切、擺、挑、殺、拉、釣、反手發球。要面對上述的四大戰型,推擋彈要會之外,其他七種也不可或缺,否則日直反手的使用必將捉襟見肘。
  日直反手因握拍的關係,不像橫拍反手,以摩擦為主。七大技巧中,拉或是釣,甚至殺下旋球,要發動攻擊時,均以撞擊為主,再帶摩擦。這要靠第三、四四指去控制角度與力道。
  所以日直反手的使用,特別需要靈氣與練習,角度與力量對了,球就處理成功。綜歸而言,握拍的四根手指頭,可以作以下的比喻:食指-船長,三、四指-舵手,姆指-??

日直雜談(五)
  日直的拍後,往往會因為第三、第四指的作用而漸漸磨損。我們可以看柳承敏與蔣澎龍的拍後,兩位磨損的地方不太一樣。柳比較接近拍頭,蔣比較接近拍柄。
  蔣身高將近185公分,比柳身高還要高,當然手應該較大,但磨損的地方顯現即柳的手指伸得較直,而蔣較呈現握捲。能解釋的原因,就是蔣的握拍較偏反手的推彈,即為反手而設計;相對的柳的握拍,以正手為主。
  蔣的握拍法,造就了鬼之推擋,甚至可以說因為鬼之推擋而形成的握拍法。但相對的,可以發現他的另外二個弱勢,就是反手抽拉較弱較少用,以及正手揮拍時,最後會有晃、頓的現象,比較沒有像柳的正手如長鞭較穩定。
  日直一旦防守,就會居下風。既然要積極攻擊,理應要伸直第三、第四指。沒有對、錯的話,或許伸直第三、第四指,能將球拍「架」的更穩,攻擊更全面。當然,路或許走得更遠!!

日直雜談(六)
  日直反拍時,第三、四指伸直一點的好處,在抽拉殺可顯現出來。而將三、四指伸長(指頭朝左上),不要捲曲(即指頭朝右),如此更能感覺「握捏」球,進 而控制出球角度。第三、四指將與小臂、肘連動,但是跟橫拍反手比起來,日直與大臂、肩更有互動關係。即日直反手抽拉,需要肘以上部位(大臂)的輔助。日直 反手攻要依靠大臂,主要的原因,是掌面朝上的關係(橫拍反手掌面是朝自己),如此才能將戰線拉長至中遠檯,進行連續攻擊。日直大臂要用上,小臂與大臂的角 度,應該等於或大於九十度。而且手肘應置於身體內側,拍頭順勢置於身體外側。而要達到真正強力攻擊,就是要大膽將腳步,移至中線右側。所以日直腳步,不僅 要能大膽移至球桌外,側身正手攻擊;也要能移至中線右側,放手反手狂攻。就像龍捲風一樣,以腳為軸,壓低身體,左右橫掃。

日直雜談(七)
  日直比起橫拍,應該可以有三大部分的優勢,即發球、正手攻擊以及檯面球。直拍的發球,可以發明確的上旋球,這是橫拍較難作到的;正手攻擊更不用說,日直正手絕對可以一拼橫拍正手;檯面球這個部分,就可以好好辯證討論。
  檯面球大概有接發短球,以及發球後的檯面鬥短。正手檯面短球,日直可以將拍頭伸直,所以晃的動作可以大量運用;挑球也比橫拍方便;撇也可以運用,還有 最新的正手擰(馬林使用),所以正手短球,可以說直拍勝。但是反拍呢?反手擰…日直用不出來;反手撇…日直也撇不出上旋球。日直反手的短球攻擊可以說小輸 橫拍。但是日直的反手,也可以積極找機會攻擊,即「挑、撞」。
  人過了三十歲,接發球就很難像柳承敏等高手,單用正手接全檯短球。所以用反手處理短球,必須認真面對。但也不能只是搓、切、劈等下旋,必要時,就要挑、撞、直接反拉。同樣的,原則上挑、撞、拉仍然是依靠第三指、第四指的作用。
  反手短球不管是攻守,都要並重,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找顆粒(異質)型球友大量熟悉。只找橫拍弧圈型,只有練習推擋較有用。日直反手的手感,是以撞擊為主,摩擦為輔,所以不要拒絕或害怕異質型球友,多多與其切搓,會漸漸清楚日直反手的技巧主軸,不在於推擋!

日直雜談(八)
  日直要多跟異質型與削球型對打,異質性有助於反手撞擊的球感;削球型有助於正手拉攻。除此之外,日直也要多配雙打,雙打的節奏較慢,因此大膽在近中檯間遊走。這些都有助於日直技巧全面的發展。
  日直技巧全面的發展,會發現反手拍,不見得以推擋正面擊球是中心。反而是偏離身體中心,即擊球軸心應該放在腰際與肚臍的中線。此時的反手擊球,身體會 朝右邊傾壓。沒有機會就推擋,有機會就攻拉,若單以身體正面推擋,是無法如此變化,即只能推擋,無法大膽反手拉攻。再者腳步的左右移動,就要靈活與精準。
  把推擋當作反手的入門,應該是傳統,但不是明確之舉。反手攻拉的手型,較與正手相同,但與推擋的手型不合。同樣是反手拍,推擋與攻拉僅僅是同屬反手拍的關係而已。
  應該把推擋看作反手拉攻的變化,就這一點,會引發筆戰。推擋的重點,是在第三指,當放手讓第三指去推彈的時候,相對的,就鬆開大姆指與第四指。鬆開大姆指即可,但不見得要像金澤洙與柳承敏,將大姆指豎得直直的。

 

資料來源:伊莉討論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